
有毒氣體是工作環(huán)境中潛在的危險源之一,因此使用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器來檢測和報警有毒氣體濃度是非常重要的。
常見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報警儀器的報警值是多少?有何標準規(guī)定依據(jù)?下面就和贏潤集團工作人員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有毒氣體的報警值是如何確定的。根據(jù)參考內(nèi)容所提及的,一般而言,有毒氣體報警儀器的一級低報警值應(yīng)小于等于100%的職業(yè)接觸限值,二級高報警值應(yīng)小于等于200%的職業(yè)接觸限值。如果量程受限,則一級低報警設(shè)定值不得超過5%的直接致害濃度,二級高報警設(shè)定值不得超過10%的直接致害濃度。這是針對便攜泵吸式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預(yù)設(shè)報警濃度要求,確保檢測儀器能夠及時發(fā)出警示信號,保護使用者的安全。
然而,這只是一般的要求,并不能代表所有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器的標準。國家標準《GB/T 50493-2019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shè)計標準》提供了更為詳細和具體的有毒氣體、蒸汽職業(yè)接觸限值以及對應(yīng)的有毒氣體檢測儀的報警值。該標準對各種常見的有毒氣體進行了限定濃度,并制定了對應(yīng)于不同有毒氣體的一級低報警值和二級高報警值的要求。具體的標準和數(shù)值可以在《GB/T 50493-2019》標準中查看,以確保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器的使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以下為常見的有毒氣體、蒸汽職業(yè)接觸限值和對應(yīng)的有毒氣體檢測儀的報警值:
序號 |
名稱 |
OEL(mg/m3) |
IDLH
(mg/m3)
20℃ |
報警值(mg/m3) |
MAC |
PC-TWA |
PC-STEL |
AL一級低報警值 |
AH二級高報警值 |
1 |
硫化氫H2S |
10 |
—— |
—— |
430 |
≤10 |
≤20 |
2 |
一氧化碳CO |
—— |
20 |
30 |
1700 |
≤20 |
≤40 |
3 |
二氧化氮NO2 |
—— |
5 |
10 |
96 |
≤5 |
≤10 |
4 |
甲醛CH2O |
—— |
2 |
—— |
37 |
≤2 |
≤4 |
5 |
氯CL2 |
1 |
—— |
—— |
88 |
≤1 |
≤2 |
6 |
過氧化氫H2O2 |
—— |
1.5 |
—— |
100 |
≤1.5 |
≤3 |
7 |
甲醇CH4O |
—— |
25 |
50 |
33000 |
≤25 |
≤50 |
8 |
二氧化硫SO2 |
—— |
5 |
10 |
270 |
≤5 |
≤10 |
9 |
氨NH3 |
—— |
20 |
30 |
360 |
≤20 |
≤40 |
10 |
二氧化碳CO2 |
—— |
9000 |
18000 |
92000 |
≤9000 |
≤18000 |
11 |
苯C6H6 |
—— |
6 |
10 |
9800 |
≤6 |
≤12 |
12 |
氟化氫HF |
2 |
—— |
—— |
500 |
≤2 |
≤4 |
13 |
氰化氫HCN |
1 |
—— |
—— |
56 |
≤1 |
≤2 |
14 |
氯化氫HCL |
7.5 |
—— |
—— |
150 |
≤7.5 |
≤15 |
15 |
碳酰氯COCL2 |
0.5 |
—— |
—— |
8 |
≤0.5 |
≤1 |
16 |
環(huán)氧乙烷C2H4O |
—— |
0.6 |
2 |
1500 |
≤0.6 |
≤1.2 |
17 |
氯乙烯C2H3CL |
—— |
10 |
25 |
—— |
≤10 |
≤20 |
18 |
溴Br |
0.3 |
—— |
—— |
66 |
≤0.3 |
≤0.6 |
19 |
一氧化氮NO |
—— |
5 |
10 |
120 |
≤5 |
≤10 |
20 |
丙烯腈C3H3N |
—— |
1 |
2 |
1100 |
≤1 |
≤2 |
21 |
甲苯C7H8 |
—— |
50 |
100 |
7700 |
≤50 |
≤100 |
22 |
苯酚C6H6O |
—— |
10 |
—— |
950 |
≤10 |
≤20 |
23 |
臭氧O3 |
0.3 |
—— |
—— |
20 |
≤0.3 |
≤0.6 |
24 |
二甲苯C8H10 |
—— |
50 |
100 |
4400 |
≤50 |
≤100 |
注:上表參照國家標準《GB/T 50493-2019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shè)計標準》,其中:
1、OEL: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指的是勞動者在職業(yè)活動中長期反復接觸,不會對絕大多數(shù)接觸者的健康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水平。
2、MAC:*高容許濃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指的是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nèi)、任何時間有毒化學物質(zhì)均不應(yīng)超過的濃度。
3、PC-TWA:時間加權(quán)平均容許濃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指的是以時間為權(quán)數(shù)規(guī)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許接觸濃度。
4、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指的是在遵守時間加權(quán)平均容許濃度(PC-TWA)前提下容許短時間(15min)接觸的濃度。
5、IDLH:直接致害濃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指的是在工作地點,環(huán)境中空氣污染物濃度達到某種某種危險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損害健康,或使人立即喪失逃生能力。
對環(huán)境大氣(空氣)中有毒氣體濃度的表示方法有兩種:質(zhì)量濃度(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有毒氣體的質(zhì)量數(shù),即mg/m3)和體積濃度(一百萬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有毒氣體的體積數(shù),即ppm或μmol/mol)。通常,大部分氣體檢測儀器測得的氣體濃度是體積濃度(ppm),而我們國家的標準規(guī)范采用的氣體濃度為質(zhì)量濃度單位(mg/m3),二者換算關(guān)系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國家對有毒氣體的限定濃度進行了規(guī)定,但儀器的報警值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調(diào)整。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行業(yè)和作業(yè)條件可能對有毒氣體的容忍度存在差異,因此儀器的報警值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定制和調(diào)整。然而,無論如何調(diào)整,儀器的預(yù)設(shè)報警濃度值不得超出國家標準所要求的范圍。
以上就是關(guān)于
常見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報警儀器的報警值是多少?有何標準規(guī)定依據(jù)?的相關(guān)介紹,常見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報警儀器的報警值需要遵循一般要求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通過設(shè)置一級低報警值和二級高報警值來確保及時發(fā)出警示信號。國家標準《GB/T 50493-2019》提供了具體的有毒氣體和對應(yīng)報警值的規(guī)定,可作為開展有毒氣體檢測和報警的參考依據(jù)。然而,儀器的報警值可以根據(jù)特定情況進行調(diào)整,但必須在國家標準范圍內(nèi)進行。只有通過合理設(shè)置和調(diào)整儀器的報警值,才能有效地預(yù)防和應(yīng)對有毒氣體的危害。